立即點擊


標題

楊巨源 折楊柳


問題


水邊[楊柳]麴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可以幫我翻譯嗎20點求答案快速!我要楊柳的答案拜託TAT


最佳解答


折柳贈別的風俗始於漢人而盛於唐人。《三輔黃圖》載,漢人送客至灞橋,往往折柳贈別。傳為李白所作的《憶秦娥》“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即指此事。這首詩雖未指明地點,細味詩意,可能也是寫灞陵折柳贈別的事。 詩的開頭兩句在讀者面前展現了這樣的場景:初春,水邊(可能指長安灞水之畔)的楊柳,低垂著象酒麯那樣微黃的長條。一對離人將要在這裏分手,行者駐馬,伸手接過送者剛折下的柳條,說一聲:“煩君折一枝!”煩者,勞也,是行者嚮送者表示謝意。這一情景,儼然是一幅“灞陵送別圖”。 末兩句“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嚮手中吹”,從語氣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來,此時此地,萬物之中衹有春風最相愛惜,雖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風還是殷勤地吹拂著,真是多情啊!詩句以物比人,藴含深情。柳枝被折下來,離開了根本,猶如行人將別。所以行者藉折柳自喻,而將送行者比作春風。意謂,衹有您如春風殷勤吹拂折柳那樣,帶著深沉真摯的感情來為我送行。衹有您對我這個遠行人“最相惜”呀!這層意思正是“煩君折一枝”所表現的感激之情的深化和發展。詩人巧妙地以春風和柳枝的關係來比喻送者和行者的關係,生動而貼切,堪稱巧比妙喻。 這首詩是從行者的角度來寫,在行者眼裏看來,春風吹柳似有“相惜”之意與“殷勤”之態,仿佛就是前來送行的友人。這是一種十分動情的聯想和幻覺,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滲透到物象之中,本來是無情的東西,看去也變得有情了。正如宋謝枋得評此詩時所說:“楊柳已折,生意何在,春風披拂如有殷勤愛惜之心焉,此無情似有情也。”這種化無情之物為有情之物的手法,是我國古典詩歌所常用的,如唐元稹《第三歲日詠春風憑楊員外寄長安柳》雲:“三日春風已有情,拂人頭面稍憐輕。”宋劉攽《新晴》詩曰:“惟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都是移情於物,我國古代文學評論稱為“物色帶情”(《文鏡秘府論?南?論文意》)。這不是一般的擬人化,不是使物的自然形態服從人的主觀精神,成了人的象徵,而是讓人的主觀感情移入物的自然形態,保持物的客觀形象。 2013-10-28 01:20:21 補充: 我們說末兩句耐人尋味,主要是采用了巧比妙喻和物色帶情的藝術手法,這正是此詩成功之處。


其他答案


還是要去http://aaashops。com品質不錯,老婆很喜歡。冝刍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027000016KK08861

BD81A8B1B203CBB1
arrow
arrow

    b59nr51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